資訊
訪客
-
輔導室
|
2014-12-02
|
點閱數:
2612
自宣布1981年為「國際身心障礙者年」後,聯合國大會更於1992年10月通過,宣告每年的12月 3日
為「國際身心障礙者日」(International Day of Disabled Persons),做為「聯合國身心障礙者十年計畫」
(1983~1992年)完結的標記。緊接著又訂定「亞太身心障礙者十年計畫」(1993~2002 年),以提升
亞太地區貧窮、為數龐大的身心障礙者的福祉。
1993年3月5日,聯合國人權委員會第29號決議文中記述:「請各會員國加強慶祝『國際身心障礙者日
』,讓身心障礙人士能完全且公平的參與社會。因此,透過這一天,我們鼓勵所有的人一同來討論有關身
心障礙的問題,宣導屬於身心障礙者的權益和措施,讓身心障礙者能和其他人一樣,擁有充分平等的人權
。」
因此,「國際身心障礙者日」的慶祝活動應有以下的特徵:
- 身心障礙者及其組織的參與。
- 表揚其經驗和專業。
- 喚起對身心障礙問題的重視。
- 促進身心障礙者的人權。
至於「國際身心障礙者日」的長期目標則為:
- 確保身心障礙者完全參與社區生活。
- 提供身心障礙者公平均等的機會。
- 確保身心障礙者對於影響其生活的政策與措施,能充分表達意見
- 保障身心障礙者的基本權利。
為了達成以上的目標,各國政府及民間團體均應致力於營造有利於身心障礙者的環境:
- 復健:配合需要,以確保其自立與參與。
- 無障礙:讓住宅、新舊公共建築物成為無障礙空間。
- 交通:讓所有的使用者都無障礙。
- 教育:提供整合的教育環境,給予各種協助。
- 雇用:有被雇用的機會而且獲得同等的待遇。
- 資訊:從各種媒體獲得有用的資訊。
- 影響力:有能力影響相關的政策和措施。
自1992年起,世界各國政府及民間均不遺餘力的改善身心障礙者的權益,每年並熱烈的慶祝這個特別的節日。目前,台灣各縣市政府均會在12月3日前後,舉辦各式活動,與身心障礙者共同歡度佳節。 而各國都是怎麼慶祝這個重要節日的呢?因國情有別,其內容倒是五花八門,例如:舉辦研討會、遊行、音樂會、舞會、運動會、藝術活動、募款活動;尋求政府承諾改善身心障礙者的福利;拜訪特殊學校等。他們更把握宣傳的機會,善用平面及電子媒體的力量,讓一般人多了解身心障礙問題所在。
參考資料:
- 確內政部社會司「平等無礙,溫情常在」千禧年國際身心障礙者日摺頁。
- 《支持國際殘障日資訊手冊》,「中華民國殘障人協會」翻譯,1993.10.)
- 國際身心障礙者日相關網站
註:國際身障者日原名為「International Day of Disabled Persons」,2008年後改為「International Day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」,自1998年後,每年的國際身障者日都會有一個主題做為慶祝活動的方向,以下為歷年來的主題:
- 1998: "Arts, Culture and Independent Living"
- 1999: "Accessibility for all for the new Millennium"
- 2000: "Mak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work for all"
- 2001: "Full participation and equality: The call for new approaches to assess progress and evaluate outcome"
- 2002: "Independent Living and Sustainable Livelihoods"
- 2003: "A Voice of our Own"
- 2004: "Nothing about Us, Without Us"
- 2005: "Right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: Action in Development"
- 2006: "E-Accessibility"
- 2007: "Decent Work for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"
- 2008: "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: Dignity and justice for all of us"
- 2009: "Making the MDGs Inclusive: Empowerment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and their communities around the world"